单位介绍
院况简介
院领导
机构设置
大事记
科研平台
科研管理系统
动植物繁育数据管理平台
博士后工作站
工程技术中心
实验室
野外台站
试验基地
种质资源库
新闻动态
综合新闻
公告通知
社会关注
科技服务
服务部门
成果转化
实用技术
科技产品
科学研究
科研动态
学科建设
科研项目
科研成果
合作交流
首 页
网络视频
新闻快报
林院风采
科研之春
生态文化
专题讲座
科研情结
图书期刊
湖南林业科技
图书检索库
期刊检索库
党群人事
党建工作
群团工作
人事工作
招录信息
政策文件
人才队伍
科研团队
专家介绍
首 页
单位介绍
新闻动态
人才队伍
科学研究
科研平台
科技服务
网络视频
党群人事
图书期刊
天麻共生菌小菇多样性及应用技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来源:林草培育研究所 作者:谭著明 时间:2022/3/21
小菇属真菌是天麻人工种植技术研究中最基础的关键环节。省林科院博士后工作站刘丽娜博士,主攻兰科植物天麻共生菌小菇属真菌的系统分类学、菌种分离培养与鉴定、促进兰科种子萌发的萌发菌菌种的筛选工作,取得重要进展。
小菇属真菌是一类担子体细小的真菌,野外识别、采集难度较大,组织或多孢分离获取纯培养菌种困难。因此,国内外研究者除开展形态分类研究外,关于小菇菌种分离培养及将其用于兰科植物种子共生促萌的研究工作较为少见。刘丽娜结合林下特色生物资源利用合作团队在天麻等兰科植物繁殖培育方面的成果和经验,知难而进,勇闯无人区。
开展博士后研究一年多来,刘丽娜博士深入全国10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各种生境,采集标本,较系统地开展了多种小菇活体纯培养特征研究,练就并创新了一套娴熟的针对微小个体的菌种分离培养基础技术。获得20个多种小菇的纯培养菌株。6种小菇在人工培养基上长出子实体,其中4种系首次报道在人工培养条件下获得,含1个拟订新种。发现并证实5个小菇属物种具有促进天麻种子萌发的作用,其中2种萌发效率较高,优于目前生产普遍采用的菌种。澄清了商业生产用种中小菇名称的混乱,即从事天麻育种或种植业者口中所谓石斛小菇、紫萁小菇等,均系黄缘小菇。这些研究进展对促进天麻种业规范化、标准化和高质量发展意义深远。研究过程中,还意外惊喜地发现6种小菇属物种自发荧光,即细胞含荧光蛋白,丰富了菌物界对小菇属物种生物学与生理学特性的认识,为深入开展含荧光蛋白小菇种质资源的利用研究提供了指引。
上述研究成果,近期将刊发在《Mycobiology》。刘丽娜博士还作为主要作者之一,与博士导师图力古尔教授团队合作,编著出版了《中国小菇科真菌图志》(科学出版社)。
网站首页
|
院况简介
|
院领导
|
机构设置
|
公告通知
|
综合新闻
|
大事记
|
专家介绍
|
联系我们
电话:0731-85578728 传真:0731-85578706
网址:
www.hnlky.cn
地址:长沙市韶山南路658号 版权所有:湖南省林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