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喜迎二十大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2012-2022年科技创新亮点成果展(一)
来源:科管部  作者:杨硕知、肖志红、梁军生 时间:2022/9/29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2012-2022年科技创新亮点成果展(一)

木本油料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一、基本情况
    木本油料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下称“实验室”)于2020年获得科技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下文批准组建,是我国木本油料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围绕以油茶、油桐、山苍子等特色木本油料高品质定向调控等技术形成功能脂质的遗传基础和物质转化机制这一关键科学问题,系统开展品质性状遗传机制、油脂功能挖掘和定向转化、生物炼制及资源化等三个方向的研究,形成了木本油料资源利用的基础理论和技术体系。
    实验室现拥有科研实验用房15000m2,仪器设备570余台(套),固定资产价值近1亿元,建有湖南省林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具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实验室认可资质,建有油茶、山苍子和光皮树等国家级良种基地。实验室建设期为5年(2020-2024),拟总体投入建设资金1.6亿元,着力在木本油料领域打造支撑有力、前沿领先、根基深厚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二、人才团队
    实验室主任由李昌珠二级研究员担任,蒋剑春、印遇龙、邹学校三位院士分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目前,实验室已经形成一支长期从事高品质木本油料遗传育种、油脂绿色加工、副产物高值化生物炼制研究的高水平科研团队。现有固定人员91人。其中,高级职称56人,二级研究员5人,博士后1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5人,省战略咨询专家1人,湖南省院士后备人才2人,省部级领军人才5人,湖湘青年英才及“小荷”等省级青年人才20余人;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青年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7人;十九大党代表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全国先进工作者2人,省“光召科技奖”获得者1人。实验室初步形成了顶尖人才领衔、拔尖人才担纲、荷尖人才为主的创新人才团队体系。

    三、科技进展
    实验室以油茶为主的木本油料研究水平领跑全国。
    1. 油茶种业创新持续领先。以陈永忠研究员担任方向负责人的木本油料高品质性状遗传机制团队,建立全国首个国家级油茶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库,收集油茶种质材料2504份,为国内最全;选育出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湘林系列”油茶良种,示范推广种植的油茶良种最高油产量达77公斤/亩。
    2. 油脂绿色加工创新水平达到国际领先。以肖志红研究员担任方向负责人的油脂科技创新团队,初步构建了以现代光谱技术为核心的木本油脂品质指纹特征分析判别方法和基础数据库;突破了榨油装备榨膛内部核心工况参数直接测量难题,实现了精准可视化及智能调控;建立了以脂肪酶为核心的木本功能油脂高值化绿色转化技术体系。
    3. 木本油料生物炼制实现产业竞争力全面提升。以李昌珠研究员为方向负责人的木本油料生物炼制团队,创新油茶等木本油料资源全资源利用技术,全程低温、自动温度控制压榨联程亚临界萃取油脂效率达99%以上;同时,团队瞄准油茶皂素替抗重大需求,研发出系列替抗小试产品,有望为养鸡行业存在的世界性难题(球虫病)提供有效的绿色解决方案;此外,团队研发了非油组分的肥料化和能源化协同多联产技术,全面拓展了油脂、果蒲、饼粕等副产物在医学、化工、环保、农业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应用研究,实现木本油料的规模利用率提升30%以上。
    实验室先后承担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重点科研项目80项,获国内领先以上科技成果60多项,其中主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授权发明专利40项(含国际专利2项),制定标准20项,编写著作18部,发表论文500余篇(单篇影响因子高达29.36)。当前,实验室作为岳麓山实验室林科院片区(总投资15亿)、中国油茶科创谷建设的核心创新引擎,支撑服务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种业国家实验室。
    实验室与国内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伙伴实验室关系,与国内20多所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200多人,与全国30多家龙头企业及相关县市政府合作,建立4个联合实验室,签订系列战略合作,开展了科技支撑和成果推广,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实验室始终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国家油料安全和乡村振兴战略需求,立足全国丰富的木本油料资源,围绕“油瓶子多装中国油、多装健康好油的目标”,科技支撑木本油料千亿产业高质量向万亿产业跨越式发展,服务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电话:0731-85578728 传真:0731-85578706 网址:www.hnlky.cn
地址:长沙市韶山南路658号  版权所有:湖南省林业科学院